将“子弹”替换为“钢琴键”,七年未执导电影的姜文,他将呈现何种令人惊喜的作品?

 

图片[1]-将“子弹”替换为“钢琴键”,七年未执导电影的姜文,他将呈现何种令人惊喜的作品?-芝麻资源分享网

姜文最新电影的海报上醒目地展示了《你行!你上!》这一充满街头对决风格的片名,影迷们立刻意识到,那个七年未正式执导电影的“老土匪”又将重返影坛,带来一场新的冲击。

图片[2]-将“子弹”替换为“钢琴键”,七年未执导电影的姜文,他将呈现何种令人惊喜的作品?-芝麻资源分享网

在仅51秒的预告片中,姜文向观众倾注了一杯浓烈的“姜氏高粱酒”,其度数高达60度——表面上讲述的是一个励志故事,实则蕴含着叛逆的精髓。画面从东北的老居民楼开始,姜文扮演的郎爸手持烟卷,眯着眼睛严厉地责问正在练琴的儿子:“你这曲子弹得就像我家鸡啄米一样,重头来过!”

 

马丽所扮演的母亲手持锅铲,尖锐地评论道:“你以前学二胡时,我可没看到你这么严谨!”这哪里是钢琴家的传记呢?分明是一场虎爸与猫妈共同施虐孩子的现场。

 

姜文导演的镜头总是打破常规,他将少年在钢琴上狂乱敲击的镜头,巧妙地融合了直升机的轰鸣声和人群的尖叫声;甄子丹不再展现打斗场面,而是转而弹琴,葛优则以泡面头造型演绎了一段醋意盎然的场景;三位普通琴童在火车顶上奔跑跳跃,让人仿佛瞬间回到了《阳光灿烂的日子》中那屋顶的回忆。

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电影预告片中那句发人深省的提问:“天花板上面是什么?”在电影行业热衷于运用大数据挖掘观众敏感点之际,姜文却以火箭筒直接击穿天花板,留下了一个窟窿——这种成功学的做法,不如在它的废墟上翩翩起舞。

 

姜文此次召集了一支堪称“中国电影全明星阵容”,但成员们却从事了非本职的工作。姜文亲自出演郎爸一角,头顶爆炸头、身着花衬衫,仿佛是从摇滚现场直接跳出来的钢琴家父亲。

马丽则扮演了一位严厉的陪练母亲,预告片中她手持锅铲训斥儿子的场景,让人不禁联想到马冬梅是否生了二胎。

 

甄子丹告别拳拳到肉,转而弹奏琴曲,其指尖舞动的速度恐怕连咏春拳的迅猛也难以匹敌。葛优以一头银发立于车顶,焦虑地四处张望,活脱脱一位被顽童气得怒火中烧的班主任形象。雷佳音在预告片中仅露出半张脸,便足以让一些观众回忆起“前夫哥”的PTSD症状。

 

令人惊叹的是,少年郎朗的挑选过程,姜文团队投入了半年的时间进行素人琴童的海选。他们的要求极高,不仅要琴艺超群,达到超越朗朗的水平,还要具备与影帝们对戏的能力。

在众多传记片热衷于寻找明星以贴近角色形象的同时,姜文却选择了真正的钢琴少年本色出演。影片中的弹琴镜头全部采用实景拍摄,少年郎朗在琴键上的手指飞舞速度,甚至可以与动作片中的特技相媲美。

 

本片看似讲述了一位钢琴天才的成长历程,实则深藏着姜文对成功学观念的深刻批判。在众多励志电影热衷于赞美苦难之际,姜文镜头下的年轻钢琴家却在火车顶上奔跑嬉戏;在同类题材影片将艺术视为神圣之时,他的角色却将弹琴比作鸡啄米;当观众期待一部类似《摔跤吧!爸爸》的温馨故事时,姜文却呈现了一锅充满东北特色的疯狂大杂烩。姜文的电影创作,总是不断挑战观众的观影习惯。

 

姜文的作品,从《让子弹飞》中的“站着挣钱”到《一步之遥》中的荒诞寓言,每一部都宛如一杯60度的二锅头——初饮时辛辣刺喉,细细品味后却余味悠长。此次,他将钢琴化作武器,将成功学作为靶子,拍摄出了充满反骨的伪励志作品。

在业内,人们常常热议姜文是否已经过时。七年前,他的《邪不压正》仅收获了4亿票房,尚不及同年上映的《药神》票房的零头。然而,“站着挣钱”和“你才是来者”这两个梗依然在网络上广为流传。姜文的魅力在于——他所创作的并非仅仅是电影,而是能够让人深思十年的寓言。

 

在这场融合了精致剧本与姜文激情演绎的碰撞中,东北式的幽默与古典钢琴的交融,无疑是一场充满激情的实验。自《让子弹飞》问世以来,十二年时光荏苒。那些曾在宿舍里高呼“枪在手跟我走”的青年学子,或许如今已成为了父母。

然而,有些情感与追求始终如一——我们仍旧期待在电影院中看到那个头戴爆炸发型、眼戴墨镜的顽皮老者,见证他如何用钢琴打破陈规,用幽默剖析崇高。毕竟,在充满“安全牌”的中国电影界,总需要有人敢于挑战极限,抬头仰望天花板,大声质问:“天花板之上是什么?”随后,他会对观众露出灿烂的笑容:“你行吗?你来试试!”

 

7月18日,让我们在电影院相聚。届时,我将会身穿印有“我行我上”字样的T恤,左手拿着爆米花,右手握着钢琴模型。如果电影真的不尽如人意,我将会现场演奏一曲《凉凉》来应和这场景。简而言之——你行,你上;我不行,我只负责买票!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2 分享